•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国际)官方网站

    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纪检监察

    为政八慎

    日期:2019-07-0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席大大总书记指出,领导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在当前社会生活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自觉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防微杜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为政“八慎”。    

           一要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权力有畏惧之心,谨慎用权。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一些腐败官员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不仅自毁终身、自毁前程,甚至有的还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损害。席大大总书记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所谓心中有戒,就是要敬畏廉洁底线、敬畏纪律红线、敬畏法律高压线,秉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谨慎用权。学会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用权,领导干部对待权力要去掉一个“私”字,克服一个“贪”字,惧怕一个“惩”字,谨记一个“廉”字,始终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和“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决不以权谋私。    

           二要慎始。领导干部对待任何事,从一开始就要慎重,自觉筑起抵御腐化的堤坝。《菜根谭》里有这样的话:“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明代的张瀚在他的文集《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一个“新鞋踩泥”故事:说有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子,一开始生怕弄脏了新鞋,后来一不小心,双脚踩进泥坑里,于是他“不复顾惜”。这个故事也折射了当下一些腐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由于经不住诱惑,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便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新鞋一旦“踩进泥水坑”,从此便“不复顾惜”了。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非常重要,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吃点、收点、要点、拿点这些“第一次”开始,逐渐演变成大错。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净化心灵,锁牢“第一次”的闸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要慎微。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腐败行为也一样。《明太祖宝训》中讲“不虑于微,终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从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教训来看,其思想蜕变往往是由一点一滴的“小毛病”演变而成。“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有一则寓言说,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偷牛者对他说:“不要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唐代白居易在离任杭州刺史返乡时,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辱,自责写道:“三年为刺史,饮冰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这种自责、自检、自省,就体现了一种自我修正精神,体现了一种慎微自律的态度。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也要有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在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慎小事、拘小节,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的两道防线。    

           四要慎好。人有七情六欲,对某样事物有爱好本是人之常情。对普通百姓而言,爱好什么、爱好到什么程度,并无大碍,只要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善的轨道上前进就好。然而,一旦成为党员干部,尤其是成为守土一方的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必须慎重。党的领导干部代表党的形象而且手中有权,你的一言一行、所嗜所好,影响面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你一个人,而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周围的人,甚至更大范围。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倪发科喜欢玉石,于是抱着各种目的的人送他不少名贵的玉石。胡长清爱好书法,落马前各地“慕名”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赖昌星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制度再好我也不怕,最怕的是领导干部没有爱好。”领导干部的爱好绝不是个人的小事、私事,要让爱好与权力划清界限,不要让自己的爱好与有利害关系的人搅在一起,以防公私不分,被人利用。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摆正个人爱好与工作的关系,分清时间、地点和场合,不要因个人爱好而贻误工作,更要正确对待投其所好的人,做到拒之有理、拒之有力。    

           五要慎独。一个人在有人监督时不做坏事,比较容易,难的是独处一地也能保持这种美德。《礼记·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能做到“慎独”的人,说明他的思想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如果慎独的功夫不够,就有可能利令智昏,甚至铤而走险,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古往今来的清官廉吏,都非常注重慎独,讲究克己修身,以求知明而行无过。北宋观文殿学士赵概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中、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保持“慎独”的境界,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六要慎情。人之有爱,本由亲立。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人,重亲情无可厚非。但是领导干部手中握有公权力,掌握着公共资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被亲情所累。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把亲情当成以权谋私的“砝码”,变成权钱交易的幌子,甚至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亲属子女谋位子、赚票子,滥用手中的权力,不惜以身试法,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腐败案件的教训非常深刻。在慎情这个问题上,元代官员徐元瑞说过,“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长官。”亲情再深也要有度,个人利益再高,也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就要自觉划清亲情与权力的界线,真正做到“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严格约束亲属,做到一场“白戏”都不能看,一点私利也不能谋取,坚决做到既讲亲情,更讲纪律、守规矩。    

           七要慎友。席大大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交友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习总书记强调,“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一个人当了领导干部以后,交际面自然会越来越广,愿意结交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某些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人往往会以朋友的名义跑前跑后,踩断门槛。有的领导干部则对此丧失了政治警觉,哥们义气超越了党的原则,结果参政议政的是这些“朋友”,送礼行贿的是这些“朋友”,最后把自己拉下水的也是这些“朋友”,比如薄熙来背后的徐明,刘志军背后的丁书苗,雷政富背后的肖烨等等。领导干部在交友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择善而交,不交损友,重视交友对象的德行情操,严格把好社交圈和生活圈的关卡,严防被“拉下水”。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公私分明,属于公事的一定要秉公办理,决不能感情用事,一切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    

           八要慎终。《老子》第六十四章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的确,一个人做到慎始并不难,难的是慎终如始,始终如一。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手艺精湛的老木匠一辈子兢兢业业为老板做事,退休前老板一再挽留,但老木匠去意已定。于是,老板请他帮忙造最后一栋别墅,此时,老木匠的心早已不在工作上了,干活用料既不认真也不严格。别墅建好后,老板把钥匙交给老木匠,说这是他早已为老木匠定下的退休礼物。老木匠羞愧万分,他一生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建筑,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别墅。从近几年落马的高官简历中,我们看到,这些人一开始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的,初入岗位时也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取得了一系列扎实的业绩,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认可。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权力的不断扩大,面对种种诱惑,缺乏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和慎终如始的自律能力,丧失了政治上的免疫力,今受小贿,明受大贿,任性妄为,失去初心,最终身败名裂,追悔莫及。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晚节,真正做到善始敬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