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端午节就想起儿时在农村老家的那点点滴滴的天真烂漫。老家是那种带偏房的宅子,所以进入院子是有门楼的,家人忙完一天的农活,就坐在门楼下,摆个小桌子,就着微凉的穿堂风吃刚刚煮熟的蒜、鸡蛋和软软糯糯的粽子。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枣子花生的馅儿。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花生的香,枣的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而那时年龄尚小的我吃着手里的粽子,仰望着头顶的星空,心中总是幻想着自己就是一颗耀眼的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时而又蹑手蹑脚地来到姥姥身边,用稚嫩的小手托着下巴,装模作样地听着大家闲唠村子里那些家长里短。
上班后,虽然离家远,但也总想自己尝试着包粽子,看着容易但没有把握好不是漏角就是爆开“煮粥”。最近我终于学会了。原来小时候只知道好吃,只看到蜜枣的心,却不知道汤水中放入红糖,经过改良后,一口咬下去,一股浓浓的老家味儿。哈哈,对,就是这个味儿!